欢迎访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档案馆 · 校史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归国北美留学生名录》丨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12)

发布者:马梦华发布时间:2024-03-15浏览次数:80


312日,“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活动第十二期举办,主讲人靳国栋就《归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归国北美留学生名录》一书作读书分享。

一、关于《归来》


《归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成果之一,由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编撰。

全书采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归国的北美留学生一千八百余人,其中一千三百六十余人有比较完整的人生轨迹和事业成就资料。本书为列传性质,资料翔实可靠,研究扎实专业,是学术界对那个时代的那群学者资料的首次收集研究。

二、关于作者

作者王德禄,我校校友,1977年考入华东石油学院基础部物理师资班,师从戈革先生研究物理学史,毕业论文题为《奥本海默评传》。2013年被聘为学校兼职教授。

2011年中国科协启动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并筹建国家科学家博物馆。本书征编工作被纳入“采集工程”。

王德禄率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团队经过近10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征编了从美国回来的各类留学生及学者1800余人,其中获得主要信息者1360余人。在跨越70年历史,多数当事人已经去世,且人事档案开放有限的限制下,本书能够征编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

三、关于这些人

本书中的留学生大都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为了国家重建,经过考试遴选,以公费和官方美元汇率资助,派送去美国留学、培训和进修的。理工科和人文学科的比例约为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留学人才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重点。随着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政策的实施,至1956年,从美国回国的留学人员就有1500人左右,而当年中国科学院的高级研究人员加上全国高等学校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也只有7000余人。

五十年代回国的留美学者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科技崛起和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1999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任新民、朱光亚、邓稼先、吴自良、王希季、钱学森、陈能宽、杨嘉埠、郭永怀等9人均是此批留学归国人员。

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4人中有叶笃正、闵恩泽、徐光宪、师昌绪、吴良镛、谢家麟、郑哲敏、张存浩等8人。

四、与石大相关的学者

白家祉,河北易县人,石油工程力学专家。1952年参加北京石油学院筹建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副教务长等。

陈世忠,云南华宁人,195212月后历任学校讲师、副教授、教授。

冯世瑄,北京人,物理学家。19516月起任山东工学院副教授,19539月起任学校副教授、教授,曾为教研室主任。

傅鹰,福建闽侯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10月初回国,先后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任教。

张锦,女,山东无棣人,化学家。曾在北京石油学院任教。

罗蛰潭,四川乐山人,地质学家。1950年回国,历任重庆大学副教授、采矿系主任,北京石油学院副教授、采矿系副主任。

田曰灵,浙江上虞人,石油化学家,曾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任教。

王恭业,工程力学专家,1948年赴美就读美国布朗大学,1955年回国,在北京石油学院力学教研室任教。

吴崇筠,四川江津人,沉积学家,1954年至1975年在北京石油学院执教,任岩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武迟,浙江余杭人,化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初回国,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代理石油系主任。1953年参与创建北京石油学院,任炼制系主任和学院副教务长。

杨光华,湖南浏阳人,石油化工专家,19515月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53年参加北京石油学院筹建工作。

王檠,浙江慈溪人,石油专家。曾任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北京石油学院教授。

五、读书收获

从书中深切体会到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知识分子的巨大感召力和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怀。归来的不只是一批批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人心、希望和信念。

通过此次读书分享,支部全体党员对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基本内涵的科学家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对于在校史文化研究中更好开展科学家精神特别是石油科学家精神研究也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活动是档案馆支部持续打造的主题学习品牌活动,全体党员参与,每月连续开展,旨在形成读书、学习、分享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创新型、团结型的档案管理和校史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