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经,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档案馆党支部特别策划了“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品牌活动。
11月14日,“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读书分享活动第十九期举办,主讲人张大宇就品读《且康且健 乃武乃文,石大体育辉煌70年》一书作读书分享。
1953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成立。学校创建之初,就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认识到搞好体育不仅是搞好德育、智育的基础,也是培养青年学生强健体魄、顽强意志、荣誉感自豪感和奋发图强精神风貌的重要途径。学校克服困难,修建体育运动场所、购置体育运动器械,积极开展以“劳卫制”达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举办春、秋两次运动会。
1958年,学校党委下决心投入更大的精力,以体育为突破口,改变落后面貌。党委书记兼院长闫子元在干部会上说:“想当年贺龙同志一把菜刀起家,发展为浩浩荡荡战无不胜的红军队伍,我就不相信北京石油学院体育搞不上去。体育如果上不去,不是群众中没有人才,而是我们院党委无能,我闫子元无能”。
为加强党委对体育工作的领导,院党委提出“一马(体育)当先,万马奔腾”的工作方针,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卓夫同志任主任,并配备了相应的干部。在体育方面,学校党委提出“为了总路线,一定要把我们锻练成钢铁英雄汉”的口号和“政治挂帅,领导带头,发动群众普遍开展”的方针。全院学生体育锻练出勤率达99%,普遍通过了劳卫制一级和二级标准。
在1958年学校提出“一定要把我们锻炼成钢铁英雄汉”、“一马(体育)当先,万马奔腾”的动员令基础上,学校组建了体育先锋营,下设田径,球类、其他项目三个连,共16支代表队300多名队员。但由于建院初期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体育竟赛成绩很不理想。作为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重要表现形式,优异的竞技体育成绩对全院师生员工,特别是对打掉自卑感、树立争上游的信心,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在体训队开始组建时,孙卓夫副院长强调“体训队员要发挥体育方面的才能为院争光,必须作到政治挂帅、三百并重、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扎根群众带动各项工作。因此每个队员要比一般同学多付出汗水,多挑重担。体育、思想、学习都要好,先锋营的战士必须是先锋是模范。经过夏、冬两季的艰苦训练和思机教育,队员在身体素质、精神面貌和体育技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为保证大部分同学至少掌握一项国防体育运动项目,学校还大力开展了国防体育活动。
体育先锋营成立之初,在田径方面就制定了“跨航空(北京航空学院)、赶矿业(北京矿业学院)”的目标,在1959年在我院举行的第五届北京市高校田径运动会上就得以实现,女子获总分第二名、男子获总分第四名(均为82.5分),团体总分名列列第三,成为北京高校异军突起的一支劲旅。
1959年9月,北京石油学院有12名运动员入选北京市代表队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另有6人参加了裁判工作:李志强(体操国家级)、施惠群(体操国家级)、李耀祖(排球国家级)、李兆(击剑一级)、高弼(棒球一级)和王庭梓(摩托车二级)。
1960年在北京市第六届高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实现了“跨钢铁,赶清华的目标。足球队则实现了北京高校足球联赛十连冠,其他运动项目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直到1969年迁至东营,北京石油学院的体育代表队一直是首都高校的一支劲旅。
体育竞赛所取得的成绩是学校创造性地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的成功范例,对全校师生员工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体育先锋营被群众誉为北京石油学院盛开不衰的一朵花,学校的体育与广泛开展的文艺活动一起,被誉为北油文体“两枝花”。
张大宇分享了品读这段历史的个人感悟:从北京石油学院开始,石大一直有着艰苦奋斗的历史底蕴,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石油科技和奋战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体育工作作为北京石油学院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工作,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石大一直不断追求卓越和充满干劲的工作作风,这也更加体现了“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也相信新时代石大人的精神传承将赓续不断,代代相传。
最后,靳国栋结合今年暑假期间从青岛骑行送儿子到湖南大学报到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一步呼吁大家日常加强体育锻炼,健康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