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精神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10月15日至17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济南举行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调研、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运行研讨会和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系列活动。我校作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参加相关活动,档案馆馆长刘积舜在研讨会上作为优秀基地代表做重点发言,进行经验介绍。
系列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承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白元平,山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邹广德,山东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廉凯,山东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文善常,山东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祝晖等参加。
档案馆馆长刘积舜参加相关活动
10月16日,“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山东巡展开幕仪式在山东省图书馆举行。精品展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充分展示广大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接续奋斗,铸就的宝贵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山东省科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图书馆以及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成员单位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参观山东探矿博物馆
参观中铁十四局博物馆
参观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展览馆
当天,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举办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调研交流活动开展。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成员单位、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与会人员一同,实地调研了山东探矿博物馆、中铁十四局博物馆暨大盾构博物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展览馆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并就基地建设及开展科学家精神宣传弘扬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10月17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召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山东、陕西、江苏、广州等地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代表分别介绍了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交流,大家普遍认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推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发挥积极作用,要立足自身特色领域,做好科学家精神内涵的挖掘、阐释与宣传,为广大科技工作者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增进共识、凝聚合力。
刘积舜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校史馆的“四个汇聚”:汇聚了17位新中国第一批归国科学家,包括威尔逊总统号上的傅鹰和吴崇筠;汇聚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地质、勘探、开发、化工、机械等领域的科学家;汇聚了改革开放以来为祖国的石油石化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像石油钻头之父沈忠厚院士;汇聚了新时代以来以校长郝芳院士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为代表的中青年科学家。
刘积舜汇报了入选科学家精神基地以来开展的工作,确定了“线上+线下、馆内+馆外、跨界+融合”的工作方法,以展陈、宣扬石油科学家精神为主体,打造校史馆功能共同体,大力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是大力加强场馆基础建设。及时更新展陈,丰富馆藏实物,建成科学家精神文化资源库——中国石油大学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平台,通过高精度人脸识别、以图搜图、OCR语音识别、视频智能化整理等技术,从影像音画、档案资料的角度,完成了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珍贵影像档案的抢救性数字化。出版《教育家精神与石油报国》丛书,记载了214位院士、学科创始人等科学家、7个团队的生动故事。二是提升线上线下宣讲能力。启动了智慧校史馆建设,一期工程包括VR校史馆、智慧预约和导览系统、机器人讲解、VR多媒体室已经建设完成。推出“背影”、致敬风范、口述历史系列微信推文和微视频,组建了以山东省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专业学科特聘讲解员+离退休老教授讲解员+近百人的学生宣讲团为一体的讲解团队。三是开展科学家精神宣传延伸活动。推出“档案见证精神”图文实物展,分别就科学家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6个方面,从12位院士的事迹中,展出他们事迹中科学家精神6个层面的表现。9月推出“致敬·风范——弘扬科学家精神”展览,展出了62位院士和学科带头人的事迹。开展校史故事宣讲大赛、红色校史我来讲述、我心目中的科学家精神、探寻校史馆里的科学大师等青年学生喜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