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档案馆 · 校史馆

中国石油大学原校长张一伟事迹入选《科学家精神》丛书

发布者:秦莹莹发布时间:2021-10-29浏览次数:847


近日,科技部组织编辑出版了《科学家精神》丛书,其中《育人篇》收录了我校老校长张一伟的生平事迹,从“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牢记周总理殷切期望;风餐露宿、言传身教,把育人实践写在祖国山川上;春风化雨、总揽全局,为国家培养大批石油人才”等视角介绍了张一伟为石油教育“呕心沥血育英才、兴油报国终无悔”的一生。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技界树立优良作风学风,做好《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科技部组织编辑出版了《科学家精神》丛书,从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方面,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先进事迹,生动展示他们科学报国、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

《科学家精神·育人篇》记述了老一辈科学家叶企孙、赵忠尧、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张一伟等33位科学家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教书育人的生动事迹。他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慧眼识才用才的伯乐之能,传帮带的育才之举,甘当“铺路石”的助才之情,以及在创办高校、科研院所和开拓新学科等方面的坚实行动,展现我国科学家育人聚智、薪火相传的优秀品质。

 


全文如下:

 

张一伟:呕心沥血育英才 兴油报国终无悔

张一伟(19331-20095月),教育家、地质学家。在国内率先开展油藏描述攻关,并提出“以地质为主体,多学科一体化研究”的新思路。推动和组织了油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在“脉动式和突发式油气运移及成藏”认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系列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潜心工作,为开拓学校的新局面、探索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规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中国石油行业的振兴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一伟校长


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牢记周总理殷切期望

张一伟自幼深得其伯父——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的培养和教育,他一直把张将军所倡导的“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人生的座右铭。

张一伟的童年时代受共和国领袖及教育家的指点,热爱大自然,对山川中的矿石感兴趣,这指引他走向了探索地质的道路。

1949年,16岁的张一伟随伯父张治中在北京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在六国饭店,周恩来总理走到他与兄妹的饭桌旁说:“小朋友们,欢迎你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新中国!”此后,周恩来安排相送列宁装和一些新书,如《半夜鸡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1949年,张一伟结识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何思源先生及与小他一岁的何先生之女何鲁丽。何先生送他的中译本《人和山》,许许多多奇异的图案和文章,深深地吸引他不停地探寻着究竟。其间,何思源开始给张一伟指点书中那些新鲜的名词和图案,讲解哪些石头中蕴藏着哪些矿物,哪些石头记载着自然界的变迁。

1950129日,张一伟向周恩来总理谈了自己的理想。他说:“初中时看了《人和山》等书,想学地质,探索大自然,寻找矿藏,建设祖国,增强国防。”周恩来总理欣然命笔为他题字:“为加强国防力量而努力!”

牢记周恩来总理的殷切希望,19岁的张一伟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学习。在校期间,张一伟聆听李四光、孙云铸、谢家荣、尹赞勋、袁复礼、汤中立、冯景兰等学者的演讲和教诲,他们献身地质科学的精神,以及在地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科学态度,成为张一伟的人生榜样。

大学期间,张一伟赴川东巴县和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开展野外实习。实习工作中,他起早贪黑地赶填地质图,不断地与沙漠、荒野的地质油气勘探、油藏分析等问题打交道。结合石油地质系教授认为的“中生代第三纪,中国西北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内陆盆地,其中沉积了湖相、沼泽相及河流相的沉积物,产油丰富”的石油观点,为论证“陆相不仅能生油,而且是大量的”这一重要结论,几个月里,张一伟几乎没有洗过几次脸。在大漠深处或贫瘠野外,时常遇到补给跟不上出现缺粮断水情况,在十分危急中渡过难关。

为祖国找石油、找矿藏的强烈责任感,让张一伟和同学一起面对这些艰苦全然不顾。他开始领悟到,学校讲授各类课程的重要性和野外地质实践的实际意义。

张一伟教授和夫人熊琦花教授经常指导研究生。


风餐露宿、言传身教,把育人实践写在祖国山川上

1956年秋天,张一伟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被留校任教。后来那届老同学被称为“地质黄埔”一期毕业生。

这一时期,油气资源正是国家建设的重点,亟须地质工作者为国家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地,张一伟就带领学生实地教学,这为他实现地质理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那个时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战略性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张一伟加入祖国的石油普查勘探队伍中。当时,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石油普查勘探队在一些辽阔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在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石油普查。从张一伟参与的石油普查勘探队所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看,他们不仅初步摸清了中国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而且证实了中国有着丰富的天然石油资源。

张一伟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他的足迹遍及鄂西渝东,同时,他与陈发景老师在野外做“四川盆地南温泉构造与石油沟气田构造裂缝对比”研究。也是这一年,在大量的数据资料面前,江汉油田开始启动油气勘探工作。他主讲的石油地质专业方面的课程,以严谨的治学作风赢得了学生和石油勘探职工的尊重。

1958年,为开发国家矿产资源,加强国防和经济建设,国家选拔了数批优秀学生前往莫斯科石油学院和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学习。张一伟被国家选派到莫斯科石油学院学习,在这里攻读副博士。1962年,张一伟获得地质学、矿物学副博士学位回国。

1965年,全国勘探找油遍地开花。北京石油学院和北京地质学院,派出大批找油勘探师生,深入石油勘探生产第一线。张一伟深入华北油田,他的妻子熊琦华则带领实习生到了玉门油田的采油三队。尔后,在张一佳和熊琦华夫妻的信中,更多的留下了这样的对话:张一伟说,在强烈的波状运动挤压或拉伸作用下,一些大型盆地的基底会发生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通过几年来的华北渤海湾、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来看,地壳波状活动剧烈的地区,这类盆地就更多见。熊琦华说,油气通常形成并赋存在沉积岩中,相对独立连片分布的沉积岩,才构成“含油气盆地”。我们只有在盆地中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然后按构造单元,各个击破,才可能讨论生油、储油和含油气远景。张一伟坚信,渤海湾不仅有胜利油田,还将有新的发现。熊琦华则对他说:“大西北的盆地,如果你去了,会有更大的发现。“他们从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讨论到辽河盆地发现的含油层系,油藏埋深。多种沉积、多种储层岩性影响,造成油品类型多,原油物性变化大。得出盆地纵向含油层系多,油藏埋深跨度大的特点……这是张一伟积累的波状运动思想和熊琦华研究油藏理论的初期形成,在夫妻的书信交往和日记中,这些理论探讨和思想交流时常显现。

张一伟总能及时抓住学科发展和生产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推动和发展了相关的理论和前沿科学。在他的教学和研究生涯中,多次组织大型野外及油区的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多次深入川鄂地区、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为我国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风餐露宿、孜孜不倦,他把教学育人的实践写在了祖国的壮丽山川上。

1993年10月,在王涛总经理倡议下,三大公司成立石油大学理事会,张一伟担任第一届理事长。图为2003年10月,王涛向第二届理事长张一伟表示祝贺。


春风化雨、总揽全局,为国家培养大批石油人才

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潜心工作,张一伟总结并确立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他曾3次组织进行石油勘探类教材的编写,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并出版多部专著,为石油勘探教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重视生产实践与教学科研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创新知识相结合、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坚持并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张一伟先后任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主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石油大学校长,为开拓学校的新局面、探索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规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我国石油行业的振兴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一伟担任学校主要领导职务后,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关于石油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指示精神,抢抓机遇,使学校首批跻身于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为石油大学明确了办学方向,夯实了发展基础,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自担任校长之后,张一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把石油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上。即使被石油学会全票通过推荐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但他放弃了机会,理由是:“我当院士就当不好校长了,当好校长就当不好院士。我的任务是当好校长,把石油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他积极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使学校建设成为新科学、新思想的发源地、传播地。他组织成立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实体——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油藏描述与预测研究所等,吸引聚集了众多国内外优秀人才,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他凭借在石油地质学界新颖的学术观点和广泛的影响,1997年被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科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地质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2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张一伟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我国的科技事业,把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献给了我国的石油高等教育事业。他集教育家、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建立了卓著业绩。作为著名教育家,张一伟多次强调“唯有人的素质是不能引进的”,在国内备受推崇。他用辩证唯物论指导人才培养,提出“不断完善人类”应是教育的本质和基本问题,强调培养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注重综合素质。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培育了一批能攻坚能吃苦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地质学家,他严谨治学、注重实践,善于吸收新思想并在实践中发展创新,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学校卓有创见的领导者,他知人善任,爱护人才,尤其对青年学生、专家教授、归国留学人员、统一战线成员等各界人士,满腔热情,关怀备至,特别注意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

2001年,211工程部门验收,张一伟、郑其绪、仝兆岐、孙海峰等在勘探系调研。


张一伟率先明确了石油大学“产学研”结合不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工科院校的办学道路和方向。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在加强课堂启发性教学的同时,重视石油地质野外及油田综合勘探研究工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带领年轻教师深入条件艰苦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进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带领师生共同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生产和基础科研实践。并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石油大学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能适应石油工业的需要,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材,而且使石油大学能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较快地发展。

200811月,已经病入膏肓的张一伟,仍然坚持参加了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最后答辩,并在答辩现场做了20分钟讲话,畅谈了南海石油开发的项目研究远景。20091月,张一伟在病榻上写了一篇致校务委员会的书面讲话: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告诫一场新的深入的高教改革正在酝酿。对中国石油大学来讲,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体制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当前办学思想和体制上发生了变化,我们怎么去应对,才能站在这场教育革命的前面等问题。20094月,张一伟在病榻上完成论文《教育改革应从解决基本的宏观问题入手》,并在《石油教育》发表。

2009524日,张一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张一伟德高望重,为人师表。在学生眼里,他慈祥智慧、雍容豁达,以独有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为学生的成长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亲人眼里,他春风化雨,骨肉相附;在处事方面,他诚信宽厚,淡泊名利,举重若轻,宽容大度;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他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日常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兼容并蓄,总揽全局;在日常生活中,他厚德载物,忠厚讷行,终身俭朴。在他身染重病弥留之际,还十分关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关心中国石油大学的发展。他为党、为人民的事业,为中国石油大学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值得后辈学习和发扬光大。

(撰稿:中国石油大学  刘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