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档案馆 · 校史馆

山东高校档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网站报道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情况

发布者:秦莹莹发布时间:2021-11-12浏览次数:103



1112日,山东高校档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网站以学习精神 落实任务 创新工作 服务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工作汇报为题,从“扎实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提升档案利用水平,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深入开展校史文化研究,更好地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助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校史馆建设运行,更好地服务师生校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档案工作水平,构建团结创新型团队”等方面,对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进行了报道和推介。此信息稿件由学校档案馆报送。

相关链接:

http://sdgxda.ujn.edu.cn/info/1038/1741.htm

 

全文如下:

 

 

学习精神 落实任务 创新工作 服务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工作汇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档案馆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档案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通过扎实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深入开展校史文化研究,倾心打造校史馆精品工程,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

一、扎实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提升档案利用水平,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

坚持“资源为王”档案闭环管理,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按照“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应管尽管”的档案资源建设方针,注重档案资源前端控制、过程指导、终端把控和信息反馈的全过程管理,已完成党政、教学、科研等11个门类共5000余卷纸质档案归档入库,并实现电子档案的同步归档。

注重高效精准服务,健全“递进式”档案利用服务模式。按照重规范的档案凭证开具、重效率的档案网络服务、重文化的档案信息推介的层级服务模式,本年度接待利用者2000余人次,借阅档案4000余份,复印档案材料5000余份;为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组部关于党员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认定等提供档案材料10000余份,档案利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促进科学研究发展、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等方面效果明显。

开展实物档案征集与口述历史采集,充盈学校馆藏资源。主动开展对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与研究,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征集开展实物档案和人物档案等特色性档案收(征)集力度,开展口述历史采集,征集到李瑞林捐赠的石油工人道道服、石油碗、纪念茶杯等以及任瑛的图片、教案、论文、书稿、手稿等实物30余件,丰富了档案馆藏资源。

二、深入开展校史文化研究,更好地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助力校园文化建设

讲好石大历史,弘扬大学精神,丰富校史文化传播方式。坚持校史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为新进教师、入学新生、专题党课等开设校史文化大讲堂,发挥校史文化显性教育功能;面向全校师生开设《校史文化》选修课,面向学院开始校史文化大讲堂,从石大历史上的四个办学时期帮助广大师生厘清了学校发展的主要脉络,普及校史文化知识。

发出档案声音,传承名师文化,推介校史文化研究成果。开展名师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与弘扬,为大学文化和院部文化建设等提供了多项研究成果;积极为“双一流”建设和一流专业申报提供资料支撑。运用宣传手册、报刊杂志、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及新媒体等平面与空间相结合的方式推介校史文化知识: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为契机,拍摄剧目《曹本熹》,纪念曹本熹院士一生为国家核工业、石油科技和石油高等教育的发展鞠躬尽瘁、赤胆忠心的光辉事迹。老校长张一伟的生平事迹入选科技部组织编辑的《科学家精神》丛书,该书记述了老一辈科学家叶企孙、赵忠尧、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张一伟等33位科学家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教书育人的生动事迹。 

记录石大风貌,讲述党史故事,拓展校史文化研究深度。开设“红色校史我来讲述”专栏,通过追寻“中共建党牵线人”杨明斋,厘清了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著名革命活动家杨明斋的一生,深刻怀念这位“南陈北李”建党的“牵线人”。以《长津湖》电影公映为契机,结合我校历史上的老革命,联合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共同推出《纪念抗美援朝!石大版<长津湖>上映!》、《致敬!从这场硝烟中走出的石大人》等文章,以缅怀精神风骨、浩气长存的石大英雄。以“一台周恩来总理赠送的机床”为切口,介绍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成果入选“学习强国·党史故事”栏目、《山东教育》等媒体,有效地发挥了校史文化育人价值。

三、积极推动校史馆建设运行,更好地服务师生校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打造精品文化工程,建设国内一流校史馆。自校史馆开馆试运行以来,档案馆以时不我待、精益求精的责任与担当,对校史馆设计建设和完善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邀请百余位校内外专家团队对展陈内容和展陈方式进行专业把关,经过300余次的修改、调整和完善,努力建设“有高度、有亮度、有温度”的国内一流校史馆。

坚持开放式展陈,发挥校史文化育人职能。校史馆于102日正式开馆,切实做到空间开放、时间开放、服务开放和免费开放,吸引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众多高校前来参观学习,累计接待校内外参观者13000余人次,受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八巡回指导组副组长盛邦跃,中国海油董事、党组副书记兼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可强,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徐效强等人的高度赞扬。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相关报道得到了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教育发布、学习强国、《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新浪网等20多家媒体报道。

传播红色基因文化,搭建党史校史育人基地。校史馆作为山东省首批师德涵养基地,肩负着记录石大历史、讲好石大故事、传承石大文化、弘扬石大精神的重任,为广大师生、历届校友、石油行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大众了解石油历史、石油精神和石油文化提供教育平台。通过举办“红色校史我来讲述”系列活动,通过“从周恩来总理捐赠的机床到大国重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石大荣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书信里的家国情怀”、“决心书里的石大担当”等主题党日、团日和讨论活动,让广大师生学党史、明校史,传播红色基因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愫。校史馆突破物理空间,延伸拓展职能,成为激发师生知校、爱校、荣校的精神场所,成为彰显学校文化特色、辐射石大文化影响、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金色名片。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档案工作水平,构建团结创新型团队

坚持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融入行动、融入心灵,构建团结创新的档案工作队伍。完善“谈心—齐心—创新—核心”工作模式,通过相互谈心、促进员工齐心、助力工作创新、服务学校核心。完善周例会制度,形成事业有规划、工作有落实、中期有检查、事后有反馈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开设“兰台讲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外拉、内推、中带”的研究型团队建设目标,加强档案馆队伍建设,通过目标激励、经验交流、课题研究、项目锤炼等形式全方位提升工作业务水平和团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