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档案馆 · 校史馆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丨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4)

发布者:马梦华发布时间:2023-06-05浏览次数:97

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档案馆党支部特别策划了“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品牌活动。

529日,活动第四期举办,主讲人罗琳以“立鸿鹄志,做脚踏实地的追梦人”为主题就《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作读书分享。

一、与梁家河村民共同奋斗的7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着丰富的思想性、精彩的故事性、深刻的启发性,其中76幅珍贵图片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具有重要的党史研究文献价值。”罗琳介绍道,全书用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7年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

1969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插队,在这里度过了7年知青岁月。

7年,是习近平与梁家河村民共同奋斗的7年。

在梁家河的7年时间,习近平与村民们用共同奋斗解决了生活困难、打下了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树立了奋斗创造幸福的榜样。

二、从心底里热爱人民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心底里热爱着人民,”罗琳谈到——

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心怀家国、躬身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恰如书中写到,“一位官员甘为普通人弯腰屈膝,必然会被更多的人翘首仰望。”“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三、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习近平总书记热爱读书也在书中呈现。

习近平爱读书,给周围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对读书的热爱与痴迷,始于习近平的青年时期——

彼时的梁家河因为不通电,天黑后不久,忙活了一整天的人们就早早地进入了梦乡。但在沉沉的夜色中,总有一盏灯火,透过窑洞浅浅的窗棂,在暗夜中熠熠生辉。这盏灯火,来自习近平的窑洞。


四、做人要“求真求实”

而关于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这一问题,在书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诉我们一个很朴素的答案——求真求实。

做调研要求真求实,做学问要求真求实,做人做事都要求真求实。

在平常时刻要做到求真求实,细节见人品;在困难面前更要慢下来,稳下来,才能克服困难,走得更远,这就是“行稳致远”。


每一代人都肩负着每一代人的责任,而我们就处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时期。最后,在聆听分享后,支部全体党员表示,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提高政治站位,立足自身岗位,不断锻炼提升个人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