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档案馆 · 校史馆

再读《望道》:感悟信仰的力量丨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6)

发布者:马梦华发布时间:2023-11-03浏览次数:78

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档案馆党支部特别策划了“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品牌活动。

1030日,活动第六期举办,主讲人刘洋以“再读《望道》:感悟信仰的力量”为主题就《望道》一书作读书分享。

刘洋以再读《望道》的两点体会和两个思考展开分享。

两点体会

再读《望道》源于被吸引:

作品以记事为题材,以写人为主体,作为红书,

不说教,不枯燥、可读。作品视野开阔,文学性、艺术性强:文字流畅简洁大气,有吸引人的故事,许多章节仿佛身临其中,时不时被触动灵魂。读的过程心潮澎湃,一点不累,润物无声,感染力强,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作品内容可信,大量真实可靠的丰富的史料,使得作品内容如新闻般的真实、严谨。

再读《望道》深深被震撼:

震撼源于厚重:作品是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时间跨度长,地域空间广,历史事件重大,人物角色厚重。将马克思的成长史、马克思主义诞生史、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共产党宣言》一书在中国的传播史,巧妙地熔于一炉,把中国革命放到世界革命的大格局中来考察,显示出作者高远深刻的主题立意。

震撼还源于寻道、问道、认道之艰辛,信仰力量之伟大,百年前中国在列强侵略、民不聊生的危局中,动荡不安之时,一批革命志士,高擎一束火炬,胸怀变革之志,追望真理之道,在黑暗中摸索。那群青年人虽然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是如何,为了理想和信仰而热血奋斗,但凭一腔热血和对理想信念的笃定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行同路人,却在十字路口,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一类是坚定的革命信仰者,陈望道、李汉俊、蔡慕晖、俞秀松、杨阿龙、杨逢林、宣中华等人。他们始终是无畏的革命者,为了信仰而不顾生死。一类则以戴季陶为代表,他们开始时也是充满了革命热情,但最终走向反面。  还有一类人物以陈独秀、施存统等人为代表,他们曾是热血青年,甚至是革命领袖,但后来却成了中间人物。

更多的人,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前赴后继,接力传递,使革命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两点思考:

1.如果《共产党宣言》不是陈望道翻译的,书名还能不能叫望道?初看书名《望道》,以为是一本写陈望道先生的文学传记。读后才令人恍然大悟,书中刻画的不仅是一位望道,而且是一群包括陈望道在内的,寻找真理之道、践行真理之道的“望道们”。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戴季陶——邵力子——陈望道——一大13位代表——一批批共产党员。

书名“望道”不作名词,而作动词,取意追望真理之道。作品写了陈望道,但超越了写陈望道,写追望真理之道,望道也可以说是寻道、问道、求道、学道、认道、悟道、取道、用道、弘道、践道、成道、守道也。

2.《望道》主题及写作的目的?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过去100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的奋斗者,如何在新的起点抉择、坚守、守望信仰?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望道者”。

《望道》作品在“尾声 百年风华”章节给出了答案。202171日建党一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言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阅档明初心 读史启未来”活动是档案馆支部在2023年新推出的主题学习品牌活动,全体党员参与,每月将连续开展,旨在形成读书、学习、分享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创新型、团结型的档案管理和校史研究队伍。